地理学科学的不是很好的我,在起初听到“烟台山”的时候,便理所应当地以为烟台山便是烟台城市中的某座山,做了攻略以后,才晓得原来是“海市难凭无望处,蓬莱此去有仙洲”的烟台山。在乘坐观光车与徒步行走之间,我选择了徒步去看看这座仙洲的真面目。
夏日的烟台山,像一座巨大沉默的熔炉,阳光被密密实实烧成了滚烫的金汁,一股脑倾泻在花岗岩上。石阶蜿蜒而上,如同在火焰里延伸,烫得灼人。蝉声不歇,在山林间织成一张巨大无边的网,将整座山都裹了进去。我拾级而上,汗珠顺着额角滚落,砸在脚下的石板上,倏忽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深色印记,很快又被新一层热浪舔舐干净。
山腰间随处可见的近代领事馆建筑群风格各异,时代气息浓郁,却也保存完好。山顶的烽火台兀然挺立,日光下仿佛一块通红的烙铁。我立在这灼热高台之上,视线掠过苍茫海面。远处轮船如巨鲸般缓缓游移,阳光碎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仿佛无数跳跃的金鳞。脚下是盛夏里生机勃勃的烟台城,红瓦与绿树交映成趣,车流如血液般在街道中奔流不息。历史也曾如这烈日般灼热激荡,而今却被蒸腾的暑气推向了远方,唯余山石在寂静中继续承受这万古不变的灼烤。石头的沉默里,仿佛沉淀着几百年烈日下从未松散的尊严。
下山途中,山脚下却已换了人间景象。几株大树伸展出浓密绿荫,宛如慷慨撑开的大伞。树荫下,几位老人悠然摇着蒲扇,对弈的棋子敲在石桌上,声音清脆。不远处的礁石群中,海水卷着白色浪花涌上又退下,带来一阵阵清凉的海风。礁石间隙处,几个赤脚的孩子追逐着浪花,嬉笑声如海鸥般盘旋在海风里。石缝间更有小小集市悄悄生长起来,摊位上各色贝壳项链、海螺风铃琳琅满目,仿佛凝固了海涛的形色与声响。烤鱿鱼的香气弥漫开来,与海风纠缠,牵动了游人脚步,也牵动了味蕾的向往。
站在山脚举目回望,烟台山在炽烈日光里沉静得令人心安。无论世情如何喧哗翻涌,它始终以不变的姿态,在时间边缘上无声伫立。这里游人来了又去,笑语喧哗在热浪里浮沉,而山石无言,却如沧桑老者,吸饱百年日光,又浸透百年风霜。它历经无数个盛夏的淬炼,岿然不动,其骨骼早已被岁月锻打成坚韧的青铜。这山石,将每一个旅人铸成它永恒的支点,支起一片在尘世喧嚣里永不沉没的故土。(贺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