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诗词散文
首页 » 职工文苑 » 诗词散文
能源公司郭义轩作品|陕北秧歌,岁月里的激昂鼓点
发布时间:2025-02-05     作者:       来源:      分享到:

在陕北的黄土地上,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如同一束炽热的火焰,在岁月的长河中熊熊燃烧,从未熄灭,那便是陕北秧歌。它是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之歌,承载着陕北人民的喜怒哀乐,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也点燃了生活的希望与激情。

当新春的第一缕曙光洒在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上,陕北的村庄便热闹起来,人们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召唤,纷纷走出家门,汇聚在一起,为即将到来的秧歌表演做准备。平日里朴实憨厚的农民,瞬间变身成了舞台上的主角,他们穿上色彩鲜艳的秧歌服,腰间系着红绸带,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仿佛在诉说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秧歌表演开始了,鼓点声如惊雷般响起,震撼着大地。鼓手们手持鼓槌,用力地敲击着鼓面,那节奏时而急促,如万马奔腾;时而舒缓,如潺潺流水。镲手们也不甘示弱,手中的镲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与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在这激昂的音乐声中,秧歌队伍如同一条灵动的巨龙,在广场上蜿蜒穿梭。

领头的伞头,手持花伞,身姿矫健,步伐轻盈。他的花伞上下翻飞,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引领着整个秧歌队伍。伞头不仅要掌握秧歌的节奏和方向,还要即兴编唱秧歌调,见啥唱啥,出口成章。他的歌声高亢嘹亮,充满了陕北的韵味,每一句歌词都饱含着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祝福。周围的舞者们紧跟其后,他们扭着腰肢,挥舞着红绸,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红绸在空中飞舞,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映红了每一个人的脸庞,也点燃了整个村庄的热情。

陕北秧歌的动作丰富多彩,有“十字步”“扭摆步”“跳跃步”等。舞者们的动作幅度大,充满了力量感,展现出陕北人民豪放、热情的性格特点。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快乐,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欢快的秧歌中烟消云散。围观的群众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感染,纷纷加入到秧歌队伍中,一起舞动起来。整个村庄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笑声、歌声、鼓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陕北秧歌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更是陕北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它承载着陕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过去,陕北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但每当过年过节,人们都会跳起秧歌,用这种方式来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秧歌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精神支柱,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陕北秧歌逐渐走出了黄土高原,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内心变得浮躁不安。而陕北秧歌,就像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纯粹。它让我们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用热情去拥抱生活。每一次看到陕北秧歌表演,我的内心都会被深深触动。那激昂的鼓点、欢快的舞步、灿烂的笑容,仿佛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力量,一种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力量。

陕北秧歌,这岁月里的滚烫歌谣,它将永远在陕北的黄土地上传唱下去,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它不仅是陕北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让我们一起聆听这古老的歌谣,感受它的魅力,传承它的精神,让陕北秧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