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对行业经济下行与市场震荡压力,公司积极践行陕煤集团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基调,围绕“八个聚焦”,用好“四种经营理念”,落实“五个新突破”与“七个全面深化”部署,躬行不辍,直面挑战,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正步走,扎实推进制度改革,迈出高质量发展第一步
精准规划,增效有道。公司下发《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见》,紧密结合实际用工需求,精确制定《2025年度高校毕业生需求计划》,以明确的规划持续推进减员增效,为公司发展注入新活力。严控用工,优化配置。一方面,大幅缩减非关键岗位招录,另一方面通过内部调剂转岗减少新增用工,同时修订《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实施办法》《普通员工内部退养暂行办法》《中层管理人员职务退出暂行办法》等多项制度,科学引导人员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管理,强化监督。设立待岗管理中心,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对末等调整和不胜任人员果断采取措施,57人退出、53人调入待岗中心、10人降职降薪、5人诫勉谈话,以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竞聘上岗,树立导向。竞聘上岗范围广泛覆盖技术员、工程师、业务主管、班组长等关键岗位。自去年以来,累计100余人通过竞聘成功走上管理、专业技术等岗位,有力地树立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激发了员工进取精神。精简机构,提升效率。通过合并业务、取缔阶段性机构、压缩组织层级等创新方式,对现有部室机构进行大刀阔斧地简化。机关职能部室减少3个,累计精简22个,将职能部室严格控制在10个以内,生产装置控制在4个以内,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率。
齐步走,上下协动齐头并进,推动转型发展再进一步
内部调剂展效能。富油公司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人才调节功能,将50余名一线操作工调剂到50万吨/年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油项目,实现人才资源的高效配置。双向培养促成长。打造双向流通培养机制,40名年轻员工通过以干代训、挂职锻炼进行能力磨炼,4名焊工以操代培进行交互培养,为企业发展储备强大的人才力量。整合资源降成本。全力推进工程技术服务分公司组建,对所属五家生产单位的检维修力量进行重新整合,实现内部检维修力量的集约化管理,有效降低公司检维修成本。科学整合谋创新。公司积极筹备将天元公司、富油公司和特燃院的科研力量进行整合,打破组织边界,建立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实现人才、技术、设备仪器互通共享,不断提高“高精尖”人才使用效能,创新人才共享模式。
跑步走,比学赶超高歌猛进,助力人才发展先人一步
认定评审强队伍,通过组织技能等级认定和职称评审,公司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队伍的28.45%,高技能人才占比43%。精英工匠提素质,启动“精英工匠”素质提升工程行动,积极探索“5+3+2”课程运行,不断完善“三维两环”考核体系,形成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累计95名技能操作人员参与培训。以赛促学增活力,学赛结合,举办第一期内部讲师技能竞赛,98名内部讲师同台竞技,交流内部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组织62名优秀班组长综合能力技能竞赛,检验综合管理能力;积极筹备第三届“煤化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知识竞赛促作风,先后开展“三会”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业务知识竞赛,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产学融合引人才,天元公司采用“产学融合”模式,与西北大学联合设立优秀大学生实习基地,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订单培养塑人才,针对性培养适应企业文化与转型发展的技能操作型人才,完成与神木职院“订单班”学员选拔,用好“分班暨招工”,提前宣贯陕煤集团企业文化和奋斗者精神。
“山高万仞,只登一步”,下一步,公司将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用心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向着更加璀璨的明天奋勇迈进。(任旺 蔺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