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行业新闻
创新驱动,落子提升科技硬实力   
发布时间:2022-03-08     作者:    浏览量:429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中国化工报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石化行业科技界、企业界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他们的共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长期稳定支持  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报告》指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表示,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源头重大科技成果虽然不断涌现,但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因此,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蓝闽波教授认为,多年来,由于在基础研究转化方面的缺失,科技成果难以向实际应用转化,更难以形成规模性市场,于是在科技与经济之间形成了一个瓶颈。基础研究急需各类技术平台支撑,才能形成互为一体的转化模式。虽然我国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与技术创新的融合,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发展基础科学。我国诞生了很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但这些现象背后却有很多隐患。从长远来看,后发劣势也将逐渐显现:第一,来自先行者的恶意竞争,如芯片断供;第二也是更关键的问题,后发者形成习惯性低成本的快速发展路径后,缺乏在基础科学和技术上谋求创新和发展的积极性,比如一些“卡脖子”产业。我国要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亟须调整创新的思维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刘昌俊教授认为,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科研人员静下心来,耐住寂寞。科技创新是在大量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艰苦脑力劳动,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所能获得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也非常容易受到不可预知因素的阻碍,蕴含着巨大的失败风险。但现在的科技评价考核体系,不管是企业,还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偏向于短期行为。这种短期的考核机制对于激励创新来说有很大问题。要加强基础研究,首先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好促进创新基础研究的开展,因此一定要研究创新规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永林建议,中央企业要带头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以源头创新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方面,要构建体系化的基础研究范式。中央企业要增强把基础研究作为战略资源对待的意识,加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布局力度,构建从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的机制;要创新基础研究组织模式,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中央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融合对接,提高基础研究的应用目标导向,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另一方面,要出台激励中央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政策,积极引导与激励中央企业探索行业科技前沿、进入创新“无人区”,同时针对行业特点,提出指导性的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意见。中央企业的基础研究评价也应突出应用导向,主要考虑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的作用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希望,化工科技工作者要以双碳条件下高效碳转化及负碳技术的战略性的基础研究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及化工产行的高质量发展。

蓝闽波还表示,目前重大专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或课题组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组成。项目的进展与成果在推进过程中可能更偏向于基础科研理论的发展与突破,或者是侧重于可以看到“最终成果产品”的集成发展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项目研发方向与成果并没有形成适用的产品或得到企业认可,项目推进的阶段性验收欠缺工程应用端的考虑。这直接导致很多大型企业从基础研究开始布局,未能充分发挥国家队的作用,造成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

此外,我国的部分政策与科技管理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在“强调工程技术创新”和“加强基础科学”之间摇摆的问题。这导致了基础科学端无法为工程技术端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同时工程技术端也没有很好地做好接收基础研究成果的准备。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生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科研院所改革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报告》指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还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东岳集团首席科学家张永明认为,“十四五”期间,国家强调要建设战略科技力量,也就是建设科技创新的堡垒。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极其重要的科技创新堡垒。我国重点实验室分为学科类和企业类两种,按照中央部署,“十四五”期间要对这两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组,把优势研发资源组合在一起,可以将高校的科技人才纳入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范围,既可以解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不足的难题,又可以使高校的研究力量找到用武之地,从而产生强强联合、快出成果、出大成果的效果。

基于此,张永明建议,要尽快启动企业类重点实验室与相关高校重组,强强结合,形成实力强大的新型国家重点实验室,使创新链和产业链相向延伸,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除一些事关国家安全、航空航天、大科学研究类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外,重组后的新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组后的一般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要一视同仁,在运行保障、研发项目立项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科技创新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宝增建议,国家层面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参与和共享机制,进一步发挥央企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作用,加强协同创新与成果共享,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刘宝增认为,在现有体制机制下,有些中央企业还存在研发力量分散、重复研发等问题,束缚了创新整体效能的释放。比如重复研发导致科研成果效能发挥不足,国家级科研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等。要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参与和共享机制,在国家层面建立以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的重大技术创新组织运行体系,统筹中央企业创新力量,集中优势科技资源,实现共同研发、成果共享;要发挥央企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作用,以国家实验室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革为契机,组建若干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团队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团队。

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新阳认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较为漫长的系统工程。作为氯碱行业和煤化工头部企业,天业股份将根据本行业的特点,积极建设企业工程实验室。工程实验室要以行业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政产学研用长效的运行机制,逐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行业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报告》指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黄维认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完善学术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协同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要搭建事业平台,营造温馨、积极的成长环境,持续打造成才的创新高地;要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辅以政策支持,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竞相成长的培养机制、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尽展其能的激励机制;要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努力形成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循环,让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三级协理员达建文看来,创新发展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要重视科学技术进步中的评价导向机制建设。他认为,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对工程技术重视程度不够,引进人才重头衔、轻实绩,制约了我国创新发展的步伐,因此要重视科学技术进步中的评价导向机制建设。他建议,继续推进职称评审中的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学术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推动评审量化指标和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化;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提高学术评审的公平性和权威性;推广落实科研成果股权、期权激励等收益分配政策,提高科技创新积极性。

张永明对此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高水平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我国制造业严重缺乏高水平研发人才。为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中,将应用技术研发和企业合作所出的成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论文发表则只做参考,引导人才把聪明才智用到研发新技术、高技术产品上来,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熊新阳表示,科技创新最终实现要依靠企业,企业为追求利益,必须以科技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创新依靠企业家和科研人员,要加大对企业家和企业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扎实落实科研经费投入等同于利润的政策,激发企业家科技投入的热情;扎实落实科研成果转化后科技人员分红的政策,增强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陈菲 郁红   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