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员工风采
管理的思考与信息化建设的设想
发布时间:2023-05-16     作者:    浏览量:1959   

看到《电子招标投标活动碳减排量化导则》这个团体标准的征集意见稿,第一时间的反应是好荒谬,细细品读发现管理创新和自己的想象完全不一样。很快又想到如火如荼进行的信息建设,试着去想明白管理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管理本身又是什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到底又有什么关系?

一、 衡量管理的标准和管理的意义

在一般的认识当中,似乎管理水平的高低与科学性、逻辑性、完美性、先进性等直接相关。然而现实好像不是这样,如果用经营质量来衡量,在恶劣的经营环境下,经营质量其实就是经营风险的控制水平、现金流控制水平、成本高低和周转速度快慢的综合管理水平,当前形势下活下去才是管理水平高低的直接表现。

从拉长的市场周期时间轴来看,在市场高位期,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准是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能力,更是将财富化为市场低位运行原始储备的能力。在市场低潮期,原有管理模式产生的效益会越来越小,考验的是市场高位期的扩产能、抓资源、早布局、消化不良资产等综合管理积累,没有在市场高位期下功夫搞管理的终究是扛不住市场周期变化的,这就是管理的真正意义。从某意义上讲衡量管理的标准是效益、效率和可持续性。

二、 管理是以自身为定义域的连续时间函数

说管理,那管理的起点在那?我们不得不从企业本身来看,当一个企业处于创业阶段,最大的目标就是在市场中活下来,主要矛盾是用现有所有资源去找市场,市场经营才是最重要的核心,此时管理的作用有限。随着企业的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经营持续增长,管理问题开始变得突出了,其实这就是从量变到质变所产生的问题。

那管理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管理就是解决企业在市场周期内壮大-生存的循环命题。好的管理就是从市场的周期性的必然性到发展壮大的偶然性中,提高企业成功的概率。管理的过程是寻找一条脱离客观因素制约解决实际问题的道路,管理的极限是解决企业发展中不依赖市场、不依赖人才、不依赖资金的核心问题,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悖论。

优秀的管理是不可以复制的,正如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找不到孙子兵法培养出来一模一样的两个优秀将领。企业的发展史是经营质量与经营效率不断寻找平衡点的一个动态过程,而管理就是以经营质量与经营效率为值域的连续时间函数,定义域是企业自身的综合单体因素。管理是实实在在的,是不能“跳跃”,不能“超越”的,管理不存在捷径。管理实践就是聚焦经营质量与经营效率的某一点实际要求(即具一体业务),用时间不断去改善、迭代,去坚持,没有神奇之处。

三、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这个公司硬件上不错,但软件上不行。这个软件就是管理水平,乍听上去很有道理,再细想这里面似乎存在一个悖论。现在的信息化建设从形式上是讲是基于业务流的,即将业务管理的固有流程数据化,也就是说从信息化系统建成投运的那一刻“管理”就死了,因为源程序底层代码和数据传输框架已经无法做颠覆性的变化,这与动态的管理需求是相背离的。

从《电子招标投标活动碳减排量化导则》想的是,管理创新不仅仅是对原有的完善,或许反向的思考也是一种思路。基于现有制度业务流的信息化建设,是否可以变为基于数据流的信息化建设,解决信息化系统交叉、重叠的现实问题。信息化管理可以说是业务流、实物流、资金流、数据流四流合一的新管理方式,以业务流去定义实物流、资金流、数据流无法脱离企业职能划分的桎梏。详细梳理分析企业自身的数据流,规划一条企业发展的数据总线,不同的管理分支机构从数据总线上获取自身职能所需的业务流、实物流和资金流相关数据,使业务流的变化和数据流的变化分离,真正解决信息化终端和需求端的冲突、基于业务流重复建设的现实矛盾。(法律与风险防控部  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