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企业新闻
神木煤化工公司:向群众性创新要“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9-20     作者:    浏览量:914   

      依托无人机智能巡检,解决煤气管网巡检效率低、响应不够及时等难点问题;研制去除原料油中喹啉不溶物和灰分的过滤装置,使原料油的性质满足生产针状焦要求……近年来,多个群众性创新成果在公司转化应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提质增效贡献蓬勃的创新力量。

      打造群众性创新孵化器

      2023年以来,为更好发挥广大职工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公司紧贴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所需,加速壮大群众性创新力量。通过不断完善职工创新组织协同、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服务保障,构建群众参与度高、创效氛围浓厚的创新工作体系。

      公司工会、生产、规划等多个部门联合搭建起职工创新平台,以“部门联动”协同发力,将“三新三小”、劳模(工匠)工作室、全员创新创效等多种创新形式有机融合,形成创新合力。不仅让职工创新有助力,也确保了优质创新成果能够及时落地转化,极大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意识。

      公司持续“固巢养凤”,群众性创新活动普遍开展,产生了一批在全省具有标杆效应的创新工作成果。在2024年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活动中,公司11项作品获奖,群众性创新工作走在了前列。

      加速创新成果落地应用

      “我们多措并举推动‘群众性创新工作’走深走实,以破解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辛文辉表示。“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小改小革,尤其是生产一线人员。引导他们立足岗位,发现并创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切实为企业创新创效。”

      立足打造新时代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公司致力于不断搭建各类职工创新评比、展示的舞台,挖掘并推动了一批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公司累计开展“三新三小”课题95项,涉及安全环保、生产运行、设备管理等多个领域,累计实现降本增效9100余万元。

      与此同时,聚焦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生产难题,劳模(工匠)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技术攻关、难题破解、瓶颈突破等方面不断发挥引领作用。今年以来,公司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开展技术革新7项,实施难点攻关、技改技措20项,累计获得专利53项。

      激励全员走上创新舞台

      围绕以群众性创新推进企业提质增效这条主线,公司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创效热情,小发明、小改革、小创新不断涌现,孕育出了一批拿得出、打得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成果,有力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2023年以来,围绕技术改造、工艺升级、设备更新等方式,完成了煤气管网智能巡检系统技术研究、循环水泵新技术应用等8项科研创新工作,实现创效约350万元。

      “创新不是一种高大上的行为,只要在工作中真发现问题、真解决问题,每个人都能立足岗位,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将成果转化为效益。”陕西省“三新三小”二等奖获得者刘振军表示。

      在经营管理实际中,公司广泛开展“人人都是创效者,岗位就是利润源”“五小”创新、“三小一练”活动。今年以来,共征集职工创新创效项目128项,奖励资金10.82万元。除此之外,为探寻新的发展路径,集思广益,在现有产业上下功夫,在新产品、新工艺上找出路,积极开展“金点子”征集工作,累计征集“金点子”87条。

      科技创新是攀登“打赢扭亏增盈攻坚战”主峰的必由之路,通过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公司的“创新、创效意识”不断增强。下一步,公司将在深入构建企业创新生态链中,将群众性创新工作常态化、体系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刘彩军 郑成才